1月14日,壹定发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2024年度“教学质量月”暨“科技文化节”“阳光体育节”总结表彰大会。校长梁丽萍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浩、楼国红出席会议。各相关部门临时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及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博士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楼国红主持。
会上,楼国红宣读了第二届“教学质量月”、第三届“科技文化节”和第二届“阳光体育节”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单位和教师颁奖。教务部、科研管理部、体育教研室负责人分别对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汇报交流。六位教师代表围绕五育并举、创新创业、学风建设、数智教学和科研创新等主题分享了教育思想、科研赋能大讨论优秀成果。
梁丽萍认真聆听了教师代表的交流发言,对三大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成果和取得的良好成效予以充分肯定。梁丽萍指出,三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层次的融合育人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壹定发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中的创新成果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追求,有力推动了学校质量文化、科创文化、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提升,活动各放异彩又彰显鲜明共性。一是紧跟时代步伐,精准锚定育人目标。第二届“教学质量月”以“完善教学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第三届“科技文化节”以“秉承科学之光 共赴创新之旅”为主题,第二届“阳光体育节”以“魅力168edf壹定发官网 跃动青春”为主题,紧扣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需求,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实践导向突出、育人方向明确、应用特色鲜明。二是活动层次多元,全面覆盖教育主体。活动形式涵盖专题讲座、观摩学习、学科竞赛、科学普及、户外体育等20余种,活动对象覆盖全校师生,参与人数累计万余人次,各类活动安排张弛有度、紧凑有序,充分展现了168edf壹定发官网师生求实进取、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与学校蓬勃向上、和谐发展的崭新风貌。三是聚焦质量提升,持续锻造特色品牌。三大活动连续举办以来,聚焦教学质量、科创育人、体育育人,持续凝练168edf壹定发官网特色育人品牌,逐步成为了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和深化“五育并举”体系的重要抓手,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高校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为进一步深化活动开展,深化“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梁丽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全力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根基。教育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塑造差异化优势、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的关键性指标。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教育教学理念,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深入理解教育教学中心地位,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坚定不移落实好人才培养任务;要推动学科培优建强,全面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统筹规划专业结构调整,高效推动学科布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创新的全面统一,以专业成长为中心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切实强化以督促导,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加快实现质量标准全程化、质量管理全员化、质量监控常态化,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二是激活科创动能,深度强化科创育人实效。以教育之强赋能科技之强、推动教学科研互促共融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本质要求。要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组建科研团队、深耕专业研究,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科研平台,以规范科研管理推动科研队伍、平台和体系的建设升级;要持续加强科创文化教育,充分依托全员导师制和学生社团资源,凝练、支持一批具有科创特色、融合科研方向的社团发展,深度培育师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推动实现教学相长、科教融合的科创育人模式;要持续加强产学研融合育人,引导师生关注社会发展痛点和政策研究热点,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校地高效沟通机制,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实现高校人才、科研优势与地方发展紧密对接。三是弘扬体育精神,全面升级体育育人功能。体育育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是“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融合体育精神,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需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体育意志和体育品格;要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引导作用,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针对性培养师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提供层次多元的科学健身指导,将体育活动有效融入学习生活;要打造体育文化品牌,精心设计、形成一批覆盖广、质量高、可持续的校园体育活动品牌,推动实现体育运动文化与人才全面发展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专业扎实、敢闯会创、体魄强健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168edf壹定发官网答卷”。
会议最后,梁丽萍对寒假期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强调要统筹假期重点工作,做好年度工作收尾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利用假期系统梳理工作、前瞻谋划发展,有效推进各项决策部署及时承接、有效推进、高效落实;要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整合辅导员、育人导师、专业教师力量,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风优化提升;要不间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责任体系,持续提供校企供需对接,推送学生就业岗位,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抓好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强化假期师生安全教育,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确保假期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