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定发|168edf壹定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理论-精神

本站首页 > 理论-精神 > 正文

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铲除金融蛀虫——深挖彻查“德御系”引发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上)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8日 17:01  点击:

随着相关案件陆续进入审判阶段,引发社会关注的山西省地方金融领域反腐败取得一系列成果。

自2020年6月起,山西省纪委监委在金融领域立案审查调查涉案人员168人。其中,公职人员130人,包括厅级干部10人、处级干部48人,12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案件涉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驻晋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等多个系统,纵跨省市县三级。

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如何严查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如何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记者赴山西进行了实地采访。

揭开“德御系”不法行为引发金融风险事件的盖子

一个专案,就是一场战役。

经过15个月集中奋战,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的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份,调取证据材料180余万份;形成卷宗3万余份;撰写分析报告材料210余万字……

为向记者还原案件始末,办案人员搬出了几十本资料汇编。厚厚的材料中,既有相关政策文件汇编,又有查办“德御系”案件期间的每日工作专报,还有针对基层行社这类“小法人”金融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多份分析报告。

办案人员提到的“德御系”,是晋中商人田文军控制的数个关联公司的合称,因最早的主体公司名为德天御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故被称为“德御系”。

2011年起,“德御系”实际控制人田文军借全国农信社改制和城商行增资扩股之机,使“德御系”关联企业以入股方式深度渗透到山西省农信社、农商行以及城商行等。银行股东身份,为“德御系”从基层银行违规贷款投入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

金融乱象特别是违法乱纪的金融活动,往往涉及巨大经济利益和诸多关系纽带。田文军及“德御系”关联企业编织了两张犯罪网络。

一张是“造假网”——

为更方便地从银行套取资金,“德御系”大量伪造公章及各种材料。田文军还专门设立了研究如何造假的“技术处”,制作的假公章就有上千枚,伪造文书材料重达十几吨。而为了规避原银监会授信集中度的监管,“德御系”成立若干个企业,由这些企业互相担保,编织出若干满足银行信贷条件的虚假会计报表。

一张是“围猎网”——

“德御系”想方设法拉拢腐蚀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收买银行授信审批权力。仅山西省金融系统,就有20名公职人员收受“德御系”财物总额达两个多亿元,其中包括多名“一把手”。

面对“德御系”的“糖衣炮弹”,金融监管部门多名领导干部也罔顾金融风险,弃守监管责任,导致风险敞口一步步扩大。

除不法企业的“围猎”和造假外,基层农信社的“小法人”制度、基层行社内控机制失灵、山西省联社未能有效监管以及城商行“一把手”权力独大等,也是“德御系”能够违规融资贷款,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德御系”以贷款、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票据业务等方式,违规大额融资,又将资金层层嵌套伪装,投入资本市场,操纵股票交易。2017年,“德御系”长期违规圈钱被戳破,资金链断裂,带来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积聚。

从金融机构到监管部门,一再错失风险处置良机。“德御系”在山西多家金融机构的违规融资贷款达两千多亿元,农信社和城商行成为腐败重灾区。

办案人员介绍,在“德御系”债务风险形成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腐败分子与不法商人内外勾结,波及全省11个市、50多个县(市、区)。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在掌握部分公职人员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的问题线索后,山西省委统筹惩治金融腐败和维护金融安全,把集中惩治地方金融领域腐败问题作为一场较量、一场斗争,果断决定对“德御系”关联企业违规融资涉及公职人员涉嫌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问题进行调查。

2020年6月,山西省纪委监委以事立案,成立专案组,对全省地方金融系统系列腐败案件进行审查调查。

“深挖彻查违规融资背后的腐败问题和责任问题,严肃惩治资本与权力勾连破坏金融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问题。”在办案之初,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拥军就要求以狠抓办案引领“三不腐”一体推进,坚持“查案件、维稳定、防风险、挽损失、助改革、净生态”同步发力、标本兼治。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专案一开始,山西省委就把查处金融腐败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统筹起来推进。

山西省委对省联社班子进行改组,对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进行调整。专案组成立当天,免去了时任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邢亮喜,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理事长王忠泽及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竟晖等四人职务。

同一天,还在担任山西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的王亚临危受命,再次回到了山西省联社,担任党委书记、理事长。

“2013年到审计厅工作之前,我就担任过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曾和农信干部职工并肩奋斗过。”提起回归农信后了解到的情况,王亚认为,当时农信系统面前有“三个坎”:第一个坎是风险,农信社许多风险是历史和体制弊端形成的,但在2015至2017年这三年乃至2018年形成了集聚性的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这种风险会迅速蔓延,形成系统性问题。第二个坎是方向,由于管理的“松软乱”,导致乱象丛生。第三个坎是队伍,“懒散贪”无处不在。

倍感压力的王亚,按照省委要求,即刻在农信系统启动违规融资贷款摸底清理整治。

对于城商行系统,专案组成立10天左右,山西省委巡视组就进驻了大同、晋中、阳泉、长治、晋城5家市级城商行,进行提级机动巡视,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巡视期间,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与巡视组对接掌握巡视中的“活”情况,从快从严处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并通报相关处置情况,形成双向沟通交流机制。这轮清家底的巡视,共发现面上问题125个、问题线索114条。

一系列“组合拳”,为主动排雷设置了缓冲期,为查办案件提供了窗口期。

深挖彻查金融“蛀虫”和监管“内鬼”

金融领域案件具有涉案金额大、敏感度高、关联性强、易引发次生风险等特点。如何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专案组统一思想认识:主动排雷、精准拆弹。

从进入专案组开始,山西省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就感受到了案件的难度。农信社人员身份界定和法律适用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现在看,相关违规行为具体表现为规避贷款集中度限制、规避贷款资金用途限制、规避授信尽职要求、违规开展关联交易等。”办案人员回忆,当时,公职人员大范围涉违法发放贷款行为在全国没有先例,在“德御系”案件中不仅涉案金额高,涉案人数也多。

证据审核组查阅了大量案例和司法解释,研究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行为和数额、区分行受贿犯罪与违纪行为等疑难问题,并协调省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请示,为案件准确定性和适用法律提供依据。

这起金融专案是罔顾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交织、金融风险与金融腐败相交织、不正之风与违法犯罪相交织、新型腐败与传统腐败相交织的典型。没有“大兵团作战”集中办案模式,就不能实现深挖彻查。

专案组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统筹全省力量,12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投入战斗,成立由市纪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审查调查组,同时协调法检、公安、审计等部门,攥指成拳,合力攻坚。

专案组以雷霆之势快速开局,一手抓农信社,一手抓城商行,分化阻断,各个击破。一个月内,案件查办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腐败案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形成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形成系统性风险。查清查透案情的同时,专案组必须确保金融系统运行稳定。

为严防挤兑等金融风险,在案件信息发布上,山西省委统一部署,建立健全风险分级响应制度。

“案件初期,我们就掌握了个别干部的问题线索,等到局势稳定后,对其进行立案。留置时,会先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替代人选后再采取措施,确保工作不断、全局稳定。”山西省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整个办案过程中,专案组还及时和人大、政协及检察机关加强沟通。

在处置涉案企业资产时,专案组既果断查封、扣押、冻结,又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及时解除相关措施,防止因办案造成企业停摆。

“专案组坚持除恶务尽、清仓见底,推动案件横向拓展,纵向深入。”山西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专案组组长王鹏介绍,横向到边,对金融监管部门、农信社、城商行、驻晋银行、省属金融企业等系统全部“过筛子”;纵向到底,从省级到市级、从县级行社到基层营业网点,循线深入,靶向发力,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一年多的时间里,专案组以田文军及“德御系”关联企业违规融资背后的腐败问题为突破口,查办了一批农信系统、城商行系统、驻晋银行腐败案件;以金融机构违规发放贷款涉及金融监管部门失职渎职问题为突破口,查办了一批金融监管部门典型腐败案件……

据统计,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案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所得总金额达27.89亿元,追赃挽损查封扣押冻结涉案公职人员和“德御系”关联企业等单位及人员涉案资产共计76.73亿元,保证了地方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查办这起地方金融领域腐败专案,大家都深刻认识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把“三不腐”一体推进贯穿始终,是案件查办有力有序的政治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自山西报道)


XML 地图